曾經,我問兩位語創系同學認為哪些國外翻譯小說好看
追風箏?不存在的女兒?偷書賊?

A認為《不存在的女兒》好看,B認為那本真是難看死了,而我則對那本書沒有特別
喜歡,也沒有特別討厭,我欣賞它的豐富內涵,感情深厚細膩,但老實說,我沒有
被感動,原因是,故事進行緩慢,它讓我感覺有點小小拖戲,我相信B一定也有同感。

《偷書賊》只有我看過,我對偷書賊的想法就像老師講的:「廢話太多!」
故事並非很難解釋,使用死神的角度說明故事的確很特別,但如果因此讓故事悶太久
,我不認為這很恰當,記得當時在看偷書賊的時候,我真有種耐心快被磨光的憤怒
感覺,真的太拖戲了!

至於《追風箏的孩子》則獲得我們三個人一致的好評,原因是它故事發展速度適當,
不拖戲,故事有很大進展,不會硬要小題大作,讓沒有內容的東西不斷擴充版面,
不是伏筆,純粹堆積疲勞,講了老半天還在原地打轉。這本書同樣有感情細膩深厚的
優點,帶有感情的筆鋒是讀者會不會被感動的關鍵,有些衝突點像是灑狗血般激烈,
卻又讓人讚賞不已,灑狗血也要灑的漂亮!除此之外,它和《偷書賊》一樣有融入歷
史,但它融入得巧妙,主人翁的怯懦、贖罪盡在內,比較之下《偷書賊》在這點上比
較僵硬。

以上只是粗略描述,但《追風箏的孩子》好看幾乎是公認的,作者第一本書就這麼精
彩,第二本的燦爛千陽當然會令人期待囉!為了替還沒看的人保持精彩,我只簡
略的說書背印的故事大綱:「15歲的私生女瑪黎安,與母親相依為命住在山區簡陋的
小屋,因為發生某件意外,被迫嫁給一個40歲的鞋商。二十年後,15歲的少女萊拉因
戰爭失去所有親人,不得以和瑪黎安共事一夫。瑪黎安與萊拉歷經丈夫的凌虐、戰爭
、飢荒,依然堅強的與命運搏鬥,勇敢犧牲自我……」
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

基本上,這不是個快樂的故事,和第一本書一樣,故事地點發生在阿富汗,之前奇摩
有一個登上首頁的部落格,竟然寫伊朗,實在是……(你以為中亞只有一個國家嗎?)
茉莉人生→伊朗,追風箏的孩子→阿富汗,燦爛千陽→阿富汗
(《茉莉人生》原是兩本類似連環漫畫的書,原名是《我在伊朗長大》,我高中有看
過,不過這裡的主題不是這本書,暫不提)

可能是因為作者本身是阿富汗人吧!有經歷過才能深刻的剖析,戰爭的殘酷、女性的
委屈、可笑的信仰、人類的自私……
利用戰爭滿足自己的私欲,利用信仰合理剝奪他人呼吸的權力,一切只因為受害的不
是我,我只是聽從真主的話而已!從胡賽尼的作品中,我看不到人們所謂的聖賢,細
看人類世界的制度,宗教也好,道德也好,你會發現那是用一根根白骨建構出來的騙
局。

C朋友說:「《追風箏的孩子》比《燦爛千陽》好看,因為《燦爛千陽》很悲傷。」
D同學說:「《燦爛千陽》比《追風箏的孩子》好看多了!」

我覺得他們說的都是對的,要我來比較,老實說,我不知道哪一本比較好看,燦爛千
陽的故事進行速度沒有追風箏快,但故事不會因此枯燥,看完再回去想,會感覺它放
了一些伏筆,當看到瑪黎安的母親罵她「哈拉密」不會有幸福時,讀者會期待她可以
打破這個不幸,既期待又怕受傷害,作者的兩本書都有吸引人急迫想看到結局的特點
,吸引力對長篇小說是很重要的。
這讓我想起最近學校有個關於「讀者反應理論」的報告「讀者反應理論」顧名思義
,就是以讀者為本位
,這個理論是較晚提出的,過去的文學作品都在討論作者和文本
的重要地位,一個作品究竟能不能受人喜愛,端看讀者心中的標準。每個人都有聽故
事的慾望,現在早已不是逞個人文采的時代了,文采當然要有,但如果以故事為紅花
,以文采為綠葉,不是更好嗎?每當看完一本小說,我會不自覺的思索這本小說寫得
好不好,結構、內容、感情……等等,分析完後,我常很失望的發現,原來國內的小
說是如此不堪一擊!但我不會去強追太過細微的事物,因為我也是個讀者,細微的東
西只能暫時製造出場景,卻無法永遠烙印在讀者腦子裡。
每當我在寫作時,我也希望能善用分析得來的經驗,持續進步。

兩本書各有優點,《追風箏的孩子》脈絡清晰,重點擺在友情,內心衝突讓整個故事
感覺很有力量,《燦爛千陽》的重點擺在很有深度的文化、宗教問題,不單純只是人
物之間的贖罪與原諒,而是人道主義。兩本書各有各的好,要我說哪本比較好看,太
難了!

在看這本書時,我很意外,一個男性作家竟也能寫得如此細膩,我開始期待他的第三
本書了!
最後,感謝那位頂著烈日借我書的C朋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erry10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